再挑戰全馬,沒想到距離初馬已經是將近兩年後事了。2018年的京都馬拉松還是得通過抽籤的考驗,而2019年的京都馬拉松,則已經採取先報先得的免抽籤模式囉!2018年的京都馬拉松因適逢農曆年的關係,中籤率跟東京馬拉松比起來真的是隨便抽隨便中。抽中之後,因為當時工作的關係,整個作息時間非常不固定,運動習慣和量也不是以前能比,加上飛京都的前一天晚上,才騎著土坡車去內湖極限運動公園玩,還摔了不少啊!所以帶著各種傷痛前往京都,現在想想,當時還真的很不要命!難怪會被關門。
行程安排
有鑑於之前東京馬的緊湊、精實行程,這次的京都則是採取簡單觀光為主。沒有安排太多太遠的行程,主要活動範圍就在清水寺(因應2020的東奧在整修)、二年坂及京都車站附近,順便跟國中同學吃飯,但不得不說,京都的公車真的讓人很難懂啊!去回程坐上同一號公車,卻會在不同地方下車,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好像也不少,還好是完全自助,沒有時間壓力。
2018京都馬EXPO@京都展覽館
京都馬EXPO時間在賽事前兩天,這次直接在第一天就前往報到領物,相較東京馬,京都馬的規模可說是非常小,但該有的紀念品區、補給區也是有的,只是整個熱度差很多。真是為差點又要噴血的荷包捏一把冷汗啊!







領完物資後,大廳展示著與賽事相關的資訊,包括路線、沿路補給等。






2018京都馬拉松賽事當日
賽事前一天晚上,京都竟然飄起雪來!怕雪下太大,無論是積雪或是氣溫,都會影響隔天的比賽,希望前六年的賽事當日氣溫平均大約有5度左右的紀錄可以維持。殊不知,賽事當天,是個晴天,前一晚只有小飄雪,所以也沒有積雪等問題,最大的問題是:現在只有0度啊!0度欸!總覺得在等待起跑的時間就會冷到變冰棒了吧!還第一次在這麼冷的天氣跑步,但只要完賽,就是全馬PB了呢!因為京都馬的限時是六小時,怎樣都會比在東京的六個多小時快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回收心得
其實沒什麼練習加上前幾天摔車的痠痛,再加上過30k之後手機和手表相繼沒電,相機的時間又不是正確的,所以完全抓不到關門的時間點,但在回收車上,竟然有一種還好這時候被回收的念頭,35K不短,卻不足以完成全馬,但剩下7K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撐完,只是35K好像是最後一個回收點了!有點可惜,只是沒有事先付出鍛練,想要有好結果就是無法的囉!會想雪恥嗎?其實也還好,可能哪一天想到了,再來挑戰一次吧!
最有印象也最讓我想落淚的畫面,是一群老太太和老先生坐在輪椅上為跑者加油的畫面,沿途看到不只一次!第一次看到的時候,有種很深的感觸和決心:「在變成只能是加油團之前,不管跑步也好,騎車也可以,我一定要好好把握、努力的去過這些日子!」
留言